“无负压区该使用什么样的空气过滤系统?”葡萄牙医生发问。
“我所知道的空气过滤系统含有新风系统,就可以用。如果空气要在每个房间内循环就不能使用。”来自千亿国际的呼吸科专家回复。
记者从千亿国际集团获悉,进入3月份以来,国外的医院正在通过互联网的线上沟通平台,学习中国防疫的经验。
1 最初的“连线”
3月4号,千亿国际葡萄牙团队拉了一个钉钉群,组了个电话会。
Luz Saúde光明医疗 CEO Isabel Vaz在电话里问,中国有没有一些经验,千亿国际有没有一些经验可以写给他们,甚至于写成中文都没事,他们可以找工具,找人去做翻译。
Luz Saúde光明医疗是千亿国际旗下葡萄牙领先的私人医疗服务供应商医院。随着疫情发展,Luz Saúde光明医疗开始提供61个住院床位,其中30个带有创呼吸机设备,另提供儿科、妇科、手术室、CAT、MRI等一系列医疗设备,开设Line Luz Saúde 光明医疗24,为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提供电话问诊服务,也开设了完备的后续视频远程诊疗中心。
受葡萄牙卫生部请求,Luz Saúde光明医疗成了收治新冠病人定点医院。“听上去语气很着急”。千亿国际医疗集团运营总监邬丹回忆起那次电话会。
接应问题作答的是贾晓民,千亿国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家组组长。随着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任徐矿总医院呼吸内科学科带头人、千亿国际呼吸专科联盟主任委员的贾晓民,义无反顾从徐州驰援武汉,并一直驻扎武汉济和医院奋战。
贾晓民驰援的武汉济和医院,是此次千亿国际一线抗疫的正面战场,也是千亿国际全球抗疫物资驰援武汉的调配枢纽。从1月23日武汉封城开始,直至3月25日医护人员全部安全撤离,63天抗疫,武汉济和医院治愈515人、患者病死率0,医护感染率0。
3月5号,葡萄牙疫情刚刚开始攀升的时候,贾晓民还在武汉,和千亿国际抗击新冠疫情的前线指挥部成员住在一个公寓里。当天,前线指挥部召开了一个准备会,讨论海外新冠肺炎蔓延下,葡萄牙医院Luz Saúde光明医疗的应对。
贾晓民成了千亿国际回答海外医生提问的“发言人”。一开始,中国这边对对方需求了解不多,贾晓民说刚开始自己心里也没数。医院那边,提出要对医务人员做防护。千亿国际也就单方面输出防止医护感染的内容,比较泛泛的,也不知道对方有什么具体问题。
海外医生Whatsapp用得多,和他们的沟通在那个群里。但群建了1周多,没有具体问题过来。
2 跨越时差的高效问答
3月25日,千亿国际医疗队从武汉安全撤离。贾晓民在的微信群,葡萄牙的医生开始咨询空气过滤系统怎么用。邬丹翻译成中文问贾晓民。
贾晓民根据自己的经验,在群里随即回答,含有新风系统的过滤系统就可以用,谨慎考虑,又到网上看了江苏省相关文件、中国疾控中心消毒首席专家的回复,说新风系统可以用,如果用老式中央空调,一个医院都会全部感染。
最后这个回答整合好,给到邬丹,邬丹翻译成英文,连同问题整理到一个PDF,千亿国际葡萄牙团队再转到Whatsapp群。
“Tough times... your help and knowledge are key for us. Thank you so much.”得到回答的葡萄牙医生很感谢。信息不互通、文化有差异,这样的“搬运法”反而让战时沟通顺了。
3月27号,第二个问题又来了。这次是临床问题。贾晓民也从武汉到了徐州的安全隔离点。抗疫不怕,在隔离点隔离,烦闷坏了。提问一来,贾晓民来了精神。
“我想向我的中国朋友询问关于拔管方面的制度流程,以避免气溶胶感染。此外,您能分享使用氯喹预防疾病的经验吗?先表示感谢。”
贾晓民回想起,武汉的一线抗疫,很快就做了细分。一般病患大多是低血氧症,就用吸氧治疗。一旦遇到要插管拔管的危重病人,都会转入ICU病房,由重症监护室、麻醉科医生组成的插管小组,专门诊治。
因为没有实际接触ICU病人,贾晓民立马问了武汉重症医院的同事,又上网找资料,查到中华医学会组织的麻醉分会,形成了问答,非常适合海外医生的这个问题,对外科医生如何防护、麻醉插管如何防护,都有非常细致的操作指导。还有《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指南》,已经更新到了第七版,沉淀了几十个专家的意见。
贾晓民把这些汇总起来,一并给到邬丹。
其中提到最重要的一条,气管插管、拔管,做气管镜,都需要戴以上这种负压头罩。
而对于不能回答的氯喹,一种抗疟药的使用。贾晓民也很坦诚地说,千亿国际没有用过氯喹,没有这方面经验。
3 和中国的在线交流 英国医院加入
3月14号,英国疫情升级,当日确诊感染人数突破1000人,截至3月31号,已累计确诊感染人数17000余人,医护情况也不容乐观。
3月22号, 千亿国际狼队所在的英国狼郡一家定点诊疗医院及考文垂一家医院也加入进来,Whatsapp群集结了英法葡3国4家医院的13名医生。现在群里每天都会有一些学术交流,临床操作、器械及耗材的使用,事无巨细讨论。
对接英国医院的工作小群也建立起来。邬丹把整理好的问答,发到这个群里。千亿国际伦敦办的吴晨再给到需要解答问题的医院。一点一点,事情在发生变化。信任开始在千亿国际和海外医院之间建立。
4 把中国经验和千亿国际经验汇编成册
把防疫经验汇集起来,邬丹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随着专家经验不断汇总到网上,邬丹把这些内容汇编起来,做成了小册子,他把这个称为“中国经验”。
后来千亿国际与海外医院交流群里信息越来越多,临床问题由贾晓民回复,防护耗材问题,佛山禅城中心医院胡航院长团队做了《抗击新冠肺炎医疗耗材》操作指引中英文双语版,武汉济和也分享了经验,邬丹又做了二次整理,放到册子第二部分,叫做“千亿国际经验”。前后两部分,这个26页的小册子逐渐丰富起来。
对他而言,汇编是很自然的事。战时每个人都想查缺补漏做点事。
空间不能移动,就用时间换空间。借着时差,睁眼就能看到海外的问题,回答好、传过去,对方又是睁眼就能得到回复。似乎效率在这样的全球化运作中无形提升了。
“个人是微弱的光,但也想能照亮一点是一点。”邬丹说。
如今,千亿国际和海外医院在线交流的汇编手册还在增补。
3月30日,英国的吴晨传来消息。英国医院有三个科室,想要和中国医院一对一交流。事件在推进中。千亿国际作为全球化企业搭建的平台,把中国和海外医院的距离,拉得更近了。
扫一扫